沉默
作者:磐安县方前镇中心学校901班施喜林
有两棵树,对立着沉默着,立在道路两侧。
有车趟过泥滩,迸溅起一圈泥水落在它们身上,它们依旧沉默。
灵动的风跃过树隙,也许是因为枝叶过于茂密,都紧紧的互相贴着,风亦徒劳。
春去秋又回,两棵树彼此对立着,沉默着。
它们并不孤独。
它们生活在这里,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,送走最后一抹斜阳;有清脆悦耳的鸟鸣,汩汩缓流的清溪和对面人家精心培育的几株花草;偶尔也有“忙趁东风放纸鸢”的孩子,爬到他们的身上,取下坠落的风筝。
它们生活在这里,并不孤独,愈加沉默。
这样的沉默维持到暴风雨的前一天。
风平浪静。只有愈加昏沉的天空和那大片大片的乌黑云团,仿佛验证了接下来的场景。
大雨滂沱而下。雨水冲刷土壤,汇集成一股又一股。狂风撕扯着它们的身躯,石子一样的水滴砸落在它们的枝干上,掷地有声。
它们此刻终于被迫着发出“呜呀”声,像是刚会发声的稚儿卷着舌头声声呼叫。风又喧嚣起来,被甩开的木门,撞击着篱笆,一下又一下。
不知道是什么时候,它们就又都沉默了。遍地都是残枝落叶,空气里夹杂着雨后泥土的气息,天地间倏尔出现一抹彩色,挂在山头,摇摇欲坠的和那铺了满地的光辉的太阳一起,默然。
人们用了很长时间来修理大自然这次任性所带来的后果。“叮叮当当”的声音起伏着,慢地,一轮明月爬上梢头。
那两棵树,彼此静立着,沉默着。
水之源,木之本
作者:磐安县方前镇中心学校901班施喜林
一河边上稀稀疏疏的树苗正搏命的生长,不知是那河水因天气炎热而干涸的缘由,不少的树苗子已经奄奄一息了。
是那颗小树苗走运了,边上有一个小水潭为它提供着那片地上所剩无几的水源,也恰恰是这苗子生存的必须品。这吸收水的主要部位——树根须,展开了激烈的对话。
“喂,叫你呢!快过来,这儿有水。”其中的长须根叫唤着与它相依为命的短须根。
“我才不要呢,这水离我那么远,伸过去那得多累啊!”短须根显然不愿意。
长根须劝道:“怎么会呢,这才离你多远啊,你瞧我不都伸过来了。快点吧,别墨迹了!”
短须根果断拒绝了,因为它嫌路太远,怕累着自己。
长根须见它如此顽固,愤怒道:“你可别忘了,我们汲取水是为了这棵树能够活下去。如果你在这样下去,这棵树迟早栽在你手里。”
短根须好像并不在乎:“慌什么,长须根。这不还会下雨嘛,你看这天阴沉沉的,不就快要下雨了。”
长须根恨铁不成钢:“你倒是想的挺美的,万一要是这雨还没下,我们这树死了呢!”
“哪有这么多的‘万一’,我们的运气还不至于这么背吧。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活到现在了。”短须根丝毫不在乎。
于是一长一短的根须开始在这缺水的土壤漫长的等待。结果雨倒是没下起来,水潭里的水却正在慢慢消失了。
眼见这树就要枯萎了,这时短须根才突然醒悟似的奋命的向着那所无几的水的方向伸长着。眼见得那根就要触到水了,苗子撑不住了,一头栽到了地上。
雨无声的下了起来。